導語:煮面條時,只加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出鍋爽滑勁道不起坨,比面館的還好吃!
一碗茴香面引出了《夏洛特煩惱》,可見面條是最接地氣的人間煙火,隨著寒冬的到來,天氣越來越寒冷,人除了要多加衣物增加體表溫度,更應該吃一些熱乎的食物,不但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更能健脾養胃,輕松度過冬天。
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最適合在寒冷的冬天吃。一碗面看似簡單,其實它承載的卻很多,它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氣的面子,它是一位師傅爐火純青的技藝,它是一位游子悠悠的鄉愁,它更是中華美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才有「碗中天地寬,面里扭乾坤」的說法。
農村老話常說「上車餃子下車面」,這面條和餃子一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國粹,很多重大的節日要吃餃子,同時也離不開面條,考試前吃面,寓意旗開得勝,金榜題名;過生日吃面,寓意福壽綿長;生小孩時吃面,寓意長命百歲;結婚時吃面,寓意著百年好合,真的是一碗面寄托著濃濃的深情。
吃面我最愛的依然是媽媽做的牛肉面,那醇香多汁的湯水中彌漫著一絲清甜,極富彈性的面條在這湯里穿梭著,吸飽了肉湯的面條散發著特別的香氣,來上一筷子,滑過唇齒之間,盛開著絕美的味道,那真是絕美的體驗。面條好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煮到恰到好處,很多人煮出的面條都差強人意,要麼夾生,要麼坨,要麼就是軟軟的,沒有嚼勁,看來這煮面條也是一門技術活,所以煮面條時,只加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出鍋爽滑勁道不起坨,比面館的還好吃!
一、起鍋加水,如果只加水那就廢了,還需要增加一物,那就是鹽,煮面條加鹽有很多的好處,加鹽既能增加底味,又能防止粘鍋,同時還可以增加面條的筋性,從而使煮出的面條更加筋道滑爽,另外還可以防止出現溢鍋現象。然后開大火燒水。
二、很多人會問水燒到什麼程度呢?這就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究竟是冷水下鍋,還是沸水下鍋呢?如果冷水下鍋,面條容易粘鍋;那麼是不是應該沸水下鍋,很多廚師會說「我干了一輩子都是這樣做的」,其實這樣做不能說是錯,只是吃起來不是那麼勁道,要想勁道好吃,正確的做法是:溫水下鍋,一般是水燒至起泡泡,溫度大約是70~80度,這時下入面條,并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使得面條不會粘連,這樣煮出的面條格外的筋道好吃。
三、老話說:「三滾餃子兩滾面」,意思是煮餃子和面條都需要點水,煮餃子點2次水,而煮面條要點一次水,點水的目的是面湯變得清澈,使面受熱均勻、不易夾生。如果是干面條,一般煮5分鐘左右即可,這時候口感和味道是最好的。煮好的面條一定要用冷水「激」一下,這樣做出的面條筋道口感好,根根分明,吃起來味道更佳。
生活中處處需要小技巧,別看一碗小小的面,里面卻是暗藏玄機,每一步都是經驗之談。煮面條時,只加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那就是食用鹽,出鍋爽滑勁道不起坨,比面館的還好吃!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