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煮餃子,「蓋蓋煮」和「不蓋蓋煮」區別大,難怪煮出來不一樣
冬天天氣寒冷,最受歡迎的主食就是餃子了。一鍋熱乎乎的餃子,吃起來全身都暖和,而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全家都愛吃。想要餃子好吃有技巧,一個是要調好餃子餡,另一個是要會煮。煮餃子還不簡單嗎?不就是水開了把餃子下鍋嘛,這麼想就錯了。
為什麼很多人煮出來的餃子容易破,而且不爽滑筋道呢?主要就是煮餃子的方法不對。煮餃子要不要蓋蓋子煮?很多人做錯了,難怪餃子會煮破。
煮餃子牢記一句口訣,保證煮出來的餃子爽滑筋道,不粘連不破皮,那就是「開蓋煮皮,蓋蓋煮餡」。這是什麼意思呢?
開蓋煮皮
餃子下鍋后,如果蓋上蓋子煮的話,水很快就開了,而且長時間保持高溫,餃子皮就容易煮破,就會粘連糊鍋。正確做法是開蓋煮餃子皮。開蓋的話,水溫始終保持在100℃左右,餃子皮不會煮破。
蓋蓋煮餡
餃子餡在里面,沒有餃子皮那麼容易熟,開蓋煮的話就需要煮很久,這樣餃子皮就會煮爛煮破,正確做法是蓋上蓋子煮。
蓋上蓋子后,形成了封閉空間,溫度升高,壓力增大,能讓熱量更快地傳到內部,餃子餡熟得快。
煮餃子的火候也很重要,用大火還是小火呢?
如果用小火,水半天煮不開,餃子會沉底,就容易粘鍋、粘連,很快就煮破了。正確做法是先用大火煮開,然后轉中火,讓水一直保持翻滾的狀態,這樣餃子就不會沉底粘鍋,而且餃子能更快被煮熟。
想要餃子不破皮,和面也說關鍵,很多人和面只知道加水,其實還要加2樣,就是食鹽、雞蛋。
面粉中加入食鹽、雞蛋,增加了筋性,讓餃子皮更加筋道,韌性強,不容易煮破。雞蛋是高蛋白的,提高了面團的蛋白質含量,筋度更高,口感也更好,也可以換成高筋面粉。
煮餃子時,應該開水下鍋還是冷水下鍋?
如果是冷凍餃子,要溫水下鍋,等到鍋底開始冒很多小氣泡時,就可以下鍋了,能防止餃子炸裂;如果是現包的鮮餃子,要開水下鍋,這樣餃子不會沉底,不容易被煮破。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道好吃的【羊肉胡蘿卜餃子】,鮮嫩多汁,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準備羊肉、大蔥、胡蘿卜、生姜、八角、胡椒、白糖、食鹽、生抽、蠔油、料酒、黑胡椒粉。
1、碗里加入花椒、八角,倒入適量溫水浸泡10分鐘,制成花椒水。大蔥切末,生姜切末,胡蘿卜去皮后切碎。鍋里倒入適量油燒熱,放入蔥綠小火炸出香味,制成蔥油備用。
2、羊肉洗干凈,剁成肉餡,加入蔥花、姜末、胡蘿卜,放入生抽、料酒、蠔油、白糖、食鹽、黑胡椒粉,用筷子順時針攪拌幾分鐘,讓肉餡上勁。
3、把花椒水分多次倒入肉餡中,用筷子攪拌均勻,最后加入適量蔥油攪拌均勻。提前搟好餃子皮,包入羊肉胡蘿卜餡,捏成餃子。
4、鍋里加水燒開,放入一勺鹽,能防止餃子粘鍋,下入餃子后用鏟子輕輕推動,開蓋煮一會兒,水煮開后加一碗冷水,餃子不會煮破皮。再次煮開加一碗冷水,蓋上蓋子開始煮餡,第三次開鍋后餃子都浮起來了,差不多就熟了,即可撈出食用。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