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八大菜系中,「白灼」是一種很常見的烹調方式,但很多人容易把它和「水煮」混為一談,「灼」就是用滾燙的開水來煮沸食物。期間不會添加其他的調料,只是為了凸顯出食材本來的美味。
白灼蝦這道佳肴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很常見,逢年過節或者家庭聚餐時都會有白灼蝦的出現,白灼非常強調食材的新鮮度,白灼蝦想要做得好吃,必須要選擇新鮮的蝦。
蝦的肉質肥嫩,含有蛋白質、氨基酸、鈣、鐵等營養素,營養價值較高,具有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那麼該如何挑選出新鮮的蝦呢?
首先看蝦的顏色,新鮮的蝦一般是青綠色的,如果蝦頭是黑的或者蝦身出現紅色的斑點,那麼這個蝦就不新鮮。
其次,要注意蝦的頭部和身體是否貼合,身體要略微有些弧度,這樣才能更有彈性,否則死蝦的頭部很容易掉下來,蝦肉和外殼也會有縫隙。
最后要注意聞味,新鮮的大蝦沒有太多的腥味,只有湊近了才聞得到腥味,如果離得很遠還可以聞到腥味的蝦就不要選了,多半是腐爛掉了。
大家出去吃飯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蝦是否新鮮,如果發現蝦頭沒有了,就表示商家用的是死蝦。
在用蝦烹飪菜肴時,蝦不能直接放入鍋中,否則會使蝦的肉質變得老而有腥味,教你正確的做法如下,這樣做出的白灼蝦鮮嫩脆甜。
★★★ 白灼大蝦 ★★★
準備食材:蝦300克、生姜1塊、大蒜4粒、小米辣3顆、香蔥1根、生抽1勺、蠔油1勺。
第一步:準備一個大碗接水,把買回來的蝦倒進去,加一勺鹽浸泡15分鐘。
知識點:在水中加鹽浸泡蝦的好處是可以去除蝦的異味,同時可以使蝦肉更加鮮嫩。
鹽水中的鹽分可以滲透到蝦肉中,使蝦肉變得更加緊實,口感更加有彈性。此外,鹽水還可以殺死蝦體表的細菌,保持蝦的新鮮度。
第二步:用剪刀剪掉蝦槍、蝦須。蝦線很臟,用剪刀在大蝦的頭部和身體之間開一個小口,將大蝦的黑線抽出。這樣不僅讓蝦肉更美觀,吃起來也更干凈衛生。
喜歡吃蝦頭的可以保留,但要注意用牙簽從頭部[插·入]把黃色的腺體給挑出來;不喜歡吃蝦頭,可以剪掉。
第三步:生姜洗干凈去皮切片,放入鍋中用小火慢炒。這樣既能將姜味炒出,之后再下鍋烹飪蝦時,也能更好地起到去腥作用。
第四步:姜煸炒出姜味后,放入蔥段,在鍋里倒入沒過鍋底的純凈水,開大火燒熱鍋中水,等到水開始沸騰冒出微小的小氣泡,然后放入蝦,用小火慢煮3-5分鐘,看到蝦殼變紅并且卷曲即可,時間不可過長,不然蝦的肉質就會變老。
準備一碗涼的純凈水,將煮好的蝦撈出倒入浸泡5分鐘。受熱后的蝦肉在遇到涼水后,肉質會逐漸收縮,變得緊實有彈性,口感會更好。
第五步:一盤白灼蝦想要做得極致美味,一碟調味蘸料必不可少,這樣才能凸顯蝦的味道。
準備蘸料碟,大蒜清洗干凈,去皮剁碎,小米辣切成小段放在碟子里,然后加入一勺蠔油,適量的鹽(根據個人口味決定鹽的分量),一小勺白糖,老抽半勺,些許蔥花碎,用筷子攪拌均勻。
第六步:把蝦從涼水中撈出瀝干水分,放在一個漂亮的盤子里擺盤,蘸料放在盤子正中間即可上桌。
這樣做出來的白灼蝦,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蝦肉的原汁原味,肉質緊實Q彈。蝦肉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同時富含鈣、磷、鐵、鎂等多種礦物質,經常食用,對血管、心臟都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煮蝦的時間只要把握得恰到好處,就能讓你品嘗到鮮美又嫩滑的蝦,搭配上特別調制的醬汁,讓蝦肉的口感變得更為豐富。
當品嘗白灼蝦時,將蝦浸入蘸料中,讓其完全吸收調料的味道,送入嘴中,然后輕輕咬上一口。
蝦的鮮甜與蘸料的香辣味,在舌尖上交織出完美的結合。這樣的美味,讓人回味無窮。
為什麼白灼蝦不能涼水下鍋,而是要燒沸水后再下鍋?
如果用涼水下鍋,蝦會在水中緩慢受熱直至煮熟,浸泡時間過長,會導致蝦肉失去水分和營養,變得干柴無味。
如果用涼水下鍋,蝦會在水中不斷吐出腸內的雜質,污染了水質,影響了蝦肉的口感和顏色。
如果用涼水下鍋,蝦會在水中不斷吸收水分和雜質,使得蝦肉變得松軟無彈性,也容易帶有腥味。
如果用沸水下鍋,蝦會在高溫的水中迅速受熱收縮,使得蝦殼和蝦肉分離,方便剝殼。
如果用沸水下鍋,蝦會在高溫的水中迅速受熱變色,使得蝦殼呈現鮮艷的紅色,增加了視覺效果。
如果用沸水下鍋,蝦會在高溫的水中迅速受熱殺菌消毒,使得蝦肉更加衛生安全。
所以說,白灼蝦時不能涼水下鍋,而是要燒沸水后再下鍋。這樣做可以保證蝦肉鮮嫩彈滑、無腥無雜、易剝易食、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