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了,牛羊肉在市場上,是非常暢銷的,僅次于最常吃的豬肉。畢竟牛肉、羊肉,都是滋補佳品,高蛋白低脂肪,在秋冬季節吃,可以起到增強體質、強筋骨、健脾胃、增加體力等好處。
羊肉,我們家孩子不愛吃,說是有股味道,牛肉倒是挺喜歡,每次燉出來都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能吃一大碗!
所以說最近,我經常買牛肉,回家燉一燉,可入味可香了,每次都是一大鍋,一頓全被吃完。
燉牛肉,技巧也是有的,因為好多人燉出來,牛肉都是不夠軟爛的,而且還特容易塞牙,肉質很柴。一方面,可能和你買的牛肉有關,可能被老闆忽悠,買了老牛肉。如果不是的話,那就和你的燉法有關了,燉牛肉切忌焯水和過油,謹記3個訣竅。
用料:牛腩、蘿卜/土豆等配菜、香葉、八角、桂皮、山楂、蔥姜、鹽、紅燒醬油、老抽、蠔油、料酒、植物油
1、一般來燉牛肉的話,我喜歡用牛腩,不只有瘦肉還有肥肉,吃著會更香。買來的牛肉,咱們把它放到水中,清洗一下。
2、然后再把它切塊,切成合適的小塊以后,不要焯水,更不要過油,而是需要放在水里,這樣浸泡30——40分鐘的時間,如果特別臟的話,中間還可以換一次水,直至泡到清澈為止。
3、泡好后的牛肉,腥味、血水就沒有了,吃著味道更香,不腥氣,而且泡一下之后,肉質會非常嫩,不容易發柴,這是第一個訣竅。下面把蘿卜、土豆等自己喜歡的配菜,處理一下切一下,香葉、八角等香料準備好。
4、起油鍋,把油燒熱以后,咱們把香葉、八角、桂皮、蔥姜全部倒進去,進行翻炒,炒出這些香料的香味,緊接著把牛腩從水中撈出來,把多余的水分瀝干以后,倒在鍋子里不停翻炒。
5、炒至斷生以后,再來進行調味,往里面倒上適量的紅燒醬油、老抽、蠔油、料酒,翻炒均勻以后,往里面加水,水量要多一些,因為燉的時間有點長。加水的時候,一定要用開水,不然肉質會緊縮,就會發柴,這是第二個訣竅。
6、添上水之后,根據絕大多數人的做法,接下來都是直接蓋上蓋子燉了。實際上,這方法不行,要想牛肉熟得快,越燉越爛糊的話,記得往里面,放上3、4個山楂,可以起到軟化肉質的效果,這是第三個訣竅。
7、下面開始燉,大火燒開,改為小火燉上40分鐘,然后再將蘿卜或者土豆等配菜倒進去,繼續燉上十多分鐘、二十分鐘這樣,直至燉爛了為止。
最后,嘗一嘗咸淡,往里面來點鹽調味,大火收汁以后,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