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不僅美味,還有很多營養,雞湯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風味和做法,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要讓雞湯鮮美而不腥。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也曾經因為燉雞湯失敗而感到沮喪。有一次,我想給自己煮一鍋雞湯,就隨便買了一只雞,放了一些水和鹽,就開始煮了。
我以為只要煮久一點,雞湯就會很香,結果卻大失所望。雞湯的顏色很淡,味道也很淡,還有一股難聞的腥味,讓我完全沒有食欲。
我很奇怪,為什麼我煮的雞湯和我媽媽煮的雞湯差別那麼大,我媽媽煮的雞湯總是濃郁而鮮美,讓我回味無窮。
我就打電話給我媽媽,問她燉雞湯有什麼秘訣,她笑著說,燉雞湯要牢記「2用3不用」,這是她從外婆那里學來的老秘方,已經傳了十幾年了。
我就按照我媽媽的指導,重新煮了一鍋雞湯,這次的效果讓我驚喜,雞湯的顏色金黃,味道濃郁,沒有一點腥味,喝起來很滿足。
我覺得我終于掌握了燉雞湯的技巧,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你們也能煮出美味的雞湯。
一、三用
1、用土母雞:土母雞是指那種在農村自由放養,吃天然的食物,沒有注射激素的雞,它們的肉質緊實,煲出來的雞湯才會更鮮、更濃郁。
而市場上賣的雞,大多數都是吃飼料長大的,肉質松軟,味道就會很淡,而且容易腥。
所以,選雞的時候,一定要選土母雞,最好是老母雞,因為它們的肉更有嚼勁,更適合燉湯。
2、用去腥三料:是指蔥、姜、料酒,這三樣東西可以有效地去除雞肉的腥味,讓雞湯更濃郁。
3、用紅棗,枸杞,香菇等增加鮮味:這些食材不僅可以讓雞湯更甜,還可以補充維生素。
不過這些食材的放入時間要注意,不能一開始就放,要等到雞肉燉得差不多了,再放進去,這樣才能保持它們的鮮度和口感。
二、兩不用
1、不用花椒、桂皮等香料:這些東西雖然可以讓雞湯更香,但是也會掩蓋雞肉的本味,讓雞湯變得復雜而不「純粹」。
而且,這些香料也會讓雞湯變得辛辣,不適合所有人的口味。所以,燉雞湯的時候,最好不要放這些香料,保持雞湯的原汁原味。
2、盡量別用蠔油或生抽等調料:很多人燉雞湯的時候,會放一些蠔油,生抽,雞精,味精等調料,以為這樣可以讓雞湯更咸,更鮮,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
調料雖然可以讓雞湯更咸,更鮮,但是也會破壞雞湯的天然味道,導致雞湯的營養價值降低。
所以,燉雞湯要保持雞湯的天然味道,不要放任何調料,只要放一點鹽,就可以調出雞湯的鮮味和甘甜。
三、煮雞湯的步驟
準備食材:準備煲湯必備的食材,包括土雞肉,紅棗,枸杞或香菇等。
1、盡量選擇土生土養的土母雞,將雞肉切成小塊,順便清洗干凈,接著用鹽水浸泡去血水。
2、接著放入蔥姜料酒腌一下雞肉,接著你就可以根據自己想要做的雞湯。
比如口蘑雞湯、雜菌雞湯,把相應的材料放入冷水中煮沸。
3、等水煮沸之后,去掉蔥姜,把腌好的雞肉直接放進沸水中,用中小火慢燉至雞肉軟嫩。
4、燉到一定時間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加入紅棗或者枸杞等,當然也可以加入胡蘿卜,玉米等增加營養。
但這些難熟的食材要在放雞湯后10分鐘再放進去一起燉,不要等到后面才放,那樣太晚了。
燉雞湯其實并不難,只要記住「2用3不用」的原則,選好雞肉,去好腥,燉好時間,調好味道,就可以煮出一鍋美味的雞湯。
這是我媽媽教我的十幾年的老秘方,我覺得很有用,也很感謝她的傳授,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你們也能試試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點贊,評論,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秘方,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喝到好雞湯。
本文已加入版權自動維權機制,請勿洗稿、抄襲,未經授權轉載,否則后果自負。
圖文 | 小李
審稿 | 小心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