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骨頭湯,只放3種調料就夠了,出鍋湯汁奶白香濃,沒腥味不油膩
骨頭湯有補鈣的作用,老少皆宜,而且大骨頭比豬頭還要便宜,真是經濟實惠呀!每個星期,我都會買幾根大骨頭,燉一大鍋湯,鮮香濃郁,上面的肉煮得脫骨,一口一口吃著真香,而湯汁顏色奶白,連喝3碗都不過癮。
天氣冷了,經常喝一些骨頭湯,對身體非常好。骨頭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等。大家知道怎麼燉骨頭湯嗎?怎麼才能讓湯汁變得奶白,香濃沒腥味呢?
很多人燉的骨頭湯顏色發黑,腥味也比較重;還有人燉的骨頭湯,一點也不鮮,全是調料味。估計大家都認為,調料放的越多越香,湯也越好喝,這麼想就錯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燉骨頭湯的正確方法,并不是調料越多越好,只要放3樣料就行了,保證骨頭湯顏色奶白,鮮香濃郁,沒有一點腥味,而且喝起來不油膩。快跟我學學吧。
【燉骨頭湯】
準備:新鮮的豬棒骨、大蔥、生姜、食鹽、料酒。
1、燉骨頭湯,最好用豬棒骨,用脊骨也可以,但口感不如大棒骨好。
一定要把大骨頭剁開,因為里面有很多血水,只有去除了這些血水,骨頭湯才不會發黑,而且營養能夠完全釋放出來,湯汁奶白鮮香。
2、豬棒骨比較硬,用家里的菜刀肯定是剁不了的,所以買骨頭的時候直接讓老闆幫忙剁好,回家后放進清水里,加入一勺食鹽,浸泡1~2小時,就能泡出骨頭里的血水,減小腥味,而且顏色不會發黑。半小時換一次水,等到大骨頭變得發白就可以了。
3、把豬棒骨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大骨頭不要直接燉湯,畢竟里面還殘留了一些血水,要焯一下水。鍋里加入清水,放入豬棒骨,切一些蔥段、姜片放進去,再淋入一勺料酒,大火煮幾分鐘,就會有一些浮沫出現,用勺子撇干凈,不然骨頭湯就會又腥又黑。
4、沒有浮沫后,撈出豬棒骨,用溫水沖洗一下就可以了,這就開始燉湯。
燉鍋里加入足夠多的清水,放入焯過水的豬棒骨,再切幾個蔥段、姜片放進去,其它調料都不要放。
5、開大火煮開,繼續用大火煮。燉湯的火候要掌握好,記住大火濃湯、小火清湯。想要燉出顏色奶白的濃湯,一定要用大火,小火慢燉就是清湯寡水的。
6、大火燉20分鐘左右,蛋白質、脂肪充分乳化后,湯汁就會變得奶白,這個時候再繼續燉40分鐘,就可以關火了,骨頭湯就燉好了,最后加入適量食鹽攪拌均勻,就可以盛出來喝了。
燉好的骨頭湯,顏色奶白,味道鮮香濃郁,好喝得不得了,如果你也喜歡,會按照這個方法試一試吧。
【技巧總結】
1、大骨頭要剁開,用淡鹽水浸泡,去除血水。
2、大骨頭要焯水,有效去除腥味,湯汁不發黑,沒腥味。
3、用大火燉湯,加入脂肪乳化,這樣湯汁奶白鮮香,還不油膩。
4、只放3樣調料,那就是蔥、姜、食鹽,能夠去腥真香,也保證了原汁原味的鮮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