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煮小米粥,只用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米粥芳香粘稠,米油濃厚!
隨著立冬的到來,真正的冬天正式開始,天氣逐漸寒冷,而人的身體除了體表溫度下降,脾胃更容易受寒,因此建議大家多喝小米粥,不但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更能健脾養胃,輕松度過冬天。
說到小米,你可別小瞧這「小東西」,它絕對是個寶,不說別的,從古至今女人坐月子,都離不開小米粥,這主要歸功于其含鐵量很高,所以對產婦產后的滋陰養血功效很大;另外它還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胡蘿卜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有溫中養胃的功效,寒冷的冬天來一碗,暖心暖胃暖身體。
小米粥的做法很簡單,無非是加水、加米、開火熬制,但是這樣做出來的小米粥往往是米是米湯是湯,吃到嘴里清湯寡水,絲毫沒有小米的香味,非常的難喝,和飯店的相比簡直差十萬八千里,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都知道,熬制小米粥最高境界就是熬出米油,而米油則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也是小米與其他米類與眾不同的地方,為了這米油,很多早餐店的老闆可謂絞盡腦汁,最好的辦法就是熬制的過程加入食用堿,這樣的小米粥雖然好喝,也有米油,但是會破壞小米粥的營養,因此在家里熬制這方法并不可取,那麼究竟需要怎麼做呢?今天就把媽媽熬制小米粥30年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煮小米粥,只用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米粥芳香粘稠,米油濃厚!
第一步:選米,熬制小米粥這選米是關鍵,新鮮的小米肯定要比陳米香,而且要選顆粒飽滿、顏色均勻、有光澤、無碎米,選好的小米需要浸泡一下,一般10到20分鐘即可,這一步的目的是使小米吸水后膨脹,不但可以縮短煮粥的時間,也會使小米粥更加粘稠香糯。
第二步:響水下鍋,很多人熬制小米粥糾結是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其實都不對,這是因為冷水下鍋,小米易糊鍋,開水下鍋,小米受熱不均勻,容易夾生,正確的做法是:鍋底開始往上冒氣泡,聽著水開始有聲音快開的時候下米,而且水要一次性加足。
小米下鍋后,一定要用鏟子輕輕地攪動,以防糊鍋,燒開鍋后,要繼續攪動,攪動大約2分鐘,加入幾滴食用油,轉到中火,慢慢熬制,這一步十分重要。
第三步:加一味,很多人煮小米粥時只加清水,這樣做就廢了,其實煮小米粥時還要多加一味,那就是食用油,可別少看這幾滴油,作用不容忽視,一是油的沸點很高,加食用油可以有效防止小米粥溢鍋;二是加食用油還可以使熬出的米粥更有光澤和亮度,小米粥的顏值升高;三是加食用油還可以增加小米粥的香氣,同時使小米粥更加油潤濃稠。
第四步:關火后燜5分鐘,熬小米粥的「熬」,一般需要3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使得小米的營養充分的釋放,米粥才會粘稠,熬好后不要急于出鍋,再燜5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得小米熬出的營養物質由于溫度的降低會形成厚厚的米油,剛出鍋由于溫度較高,很難形成米油。
煮小米粥,只用水那就廢了,牢記多加一味,那就是食用油,米粥芳香粘稠,米油濃厚!好的經驗要分享,今天就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你。我是曉峰,如果您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責任編輯: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