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日子。而在這個美好的時刻,中國的餐桌上總是擺上豐盛的宴席,讓親人們團聚共度佳節。
老人們常說:「三菜不上桌,福氣進家門」,那麼這所謂的「3菜」究竟是哪「3菜」呢?下面,我將給大家推薦5道適合中秋節吃的菜肴,并介紹中秋節不宜上桌的「3菜」。
推薦食譜一:清蒸比目魚
材料:比目魚、姜絲、蔥花、料酒、干紅辣椒、香菜、食鹽、蒸魚豉油、食用油。
具體做法:
1. 將比目魚洗凈,去鱗去內臟,在魚皮上劃幾刀,以便入味,將魚裝入整盤中,在魚身兩面上澆上適量的料酒,涂抹一些食用鹽,撒上適量的蔥花和姜絲,腌制10分鐘。
2. 蒸鍋加熱,放入蒸架,將腌制好的魚放在蒸架上,蒸10-15分鐘至熟透,關火出鍋,將蔥花和姜絲取下,重新加一些新的蔥花和姜絲,撒上干紅辣椒和香菜,澆上蒸魚豉油,淋上熱油,即可食用。
推薦食譜二:紅燒獅子頭
材料:250克豬肉末,250克鮮蝦仁,50克香菇,50克青菜,1個雞蛋,蔥姜末,料酒,食鹽,醬油,糖,淀粉,雞高湯。
詳細做法:
1. 豬肉末、鮮蝦仁、香菇、青菜分別剁碎,然后加入雞蛋、蔥姜末、料酒、食鹽、醬油、淀粉和雞高湯,攪拌均勻。
2. 將攪拌好的材料揉成大肉丸,然后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炸至兩面金黃,然后上鍋蒸15分鐘,出鍋后,用醬油、糖和水淀粉燒制紅燒汁,淋在獅子頭上即可。
推薦食譜三:蒜蓉南瓜蒸排骨
材料:300克排骨,200克南瓜,蒜蓉,食鹽,料酒,醬油、食用油。
做法如下:
1. 排骨洗凈,瀝干水分,裝入盆中,加入適量的蒜末、鹽、醬油和食用油,攪拌均勻,腌制30分鐘,南瓜洗凈,去皮后切成小塊。
2. 取一個圓盤,在盤子四周擺上一圈南瓜,將腌制好的排骨擺在盤子中間,然后將盤子擺在蒸鍋上,大火蒸15-20分鐘,至熟透即可。
推薦食譜四:糖醋里脊
材料:250克豬里脊肉、料酒、食鹽、白糖、醋、生抽、淀粉、白芝麻、食用油。
步驟做法:
1. 里脊肉切條,裝入盆中,加適量的鹽、料酒、生抽、淀粉,攪拌均勻,
2. 熱鍋燒油,放入里脊肉,炸至微微泛黃盛出,繼續給油加熱,油溫燒至七成熱,放入里脊肉,二次復炸10秒鐘,然后撈出。
3. 鍋內留少量底油,倒入用鹽、白糖、醋和生抽攪拌好的料汁,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炸好的里脊肉,炒至收汁,撒上白芝麻即可。
推薦食譜五:清蒸大蝦
材料:300克大蝦,蔥,姜,料酒,食鹽
制作方法:
1. 大蝦洗凈,裝入盆中,用料酒、食鹽和蔥姜末腌制片刻,然后擺入盤中,
2. 蒸鍋加熱,將大蝦擺入蒸籠內,大火將大蝦蒸10-15分鐘,至熟透即可。
除了以上這五道傳統的中秋佳肴之外,還有三種菜肴是不宜在中秋節家宴上桌的:
1. 豆腐:豆腐是白色的食物,在民間有吃豆腐的習俗多出現在辦「白事」時,而中秋節是喜慶團圓的日子,因此吃豆腐并不應景。
2. 狗肉:在民間有「狗肉不上席」,「打狗散伙飯」等說法,所以中秋節不宜吃狗肉,以免引起不好的聯想。
3. 不完整的魚:逢年過節,餐桌上少不了各種魚,寓意著「年年有余」。但是在中秋節宴席上,魚肉一定要是完整的一條,不能切開或缺少部分,以免寓意不好。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團圓日子,美食是團圓的重要元素之一。
希望這些美味的菜譜能夠為您的中秋節宴席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味道,讓您與家人共享幸福時光。愿您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團團圓圓,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