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可以說是非常物美價廉的一種食材了,最重要的是雞蛋幾乎是早飯里也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我們一般在買雞蛋時都會買上很多。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的雞蛋通常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外殼的雞蛋,另一種是紅色外殼的雞蛋。
這兩種雞蛋有什麼區別呢?有的人說紅皮的雞蛋營養價值比較高,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了解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到底有什麼不同,以及該如何挑選一個新鮮的雞蛋,讓我們趕緊往下看看吧!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說紅色外表的雞蛋營養價值比較高,因為它們在喂養母雞時,使用的飼料比較好,才會使母雞誕下紅皮的雞蛋。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雞蛋外殼的顏色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母雞體內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就叫做原卟啉。
而蛋殼是什麼顏色就取決于這種物質,與喂養什麼樣的飼料是沒有關系的。
并且蛋殼顏色的深淺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變化,但是紅白這兩種顏色是不會變的。
在營養價值方面,紅殼的雞蛋和白殼的雞蛋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在購買雞蛋時不用糾結,買紅雞蛋還是白雞蛋沒什麼區別。
想要挑選到一個好雞蛋,我們可以看看它的外殼,如果是新鮮的雞蛋,外殼上會有一層霧蒙蒙的類似」白霜」的東西。
這層「白霜」其實是一種水溶性膠狀黏蛋白,它可以像保護膜一樣,阻擋微生物進入雞蛋體內,也能阻擋雞蛋體內水分的流失。
所以我們在購買雞蛋時,盡量挑選一些表面有蒙蒙「白霜」的雞蛋,這種雞蛋才是新鮮的雞蛋。
反之如果雞蛋外表沒有這層「白霜」,還有一些暗沉的斑點印記,就很有可能是不新鮮的雞蛋。
一般來說正常的雞蛋是沒什麼異味的,但是有些新鮮的雞蛋也會產生一絲淡淡的腥味或者生石灰味。
這是因為新鮮的雞蛋里會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會與水發生反應產生碳酸鈣,就是我們俗稱的生石灰。
但如果是聞起來有異常的味道,甚至有些腥臭的,就證明這個雞蛋已經不新鮮了,還有可能是已經腐爛的雞蛋,這類雞蛋建議不要購買。
我們可以用手摸一摸雞蛋,新鮮的雞蛋外表會比較粗糙,我們用手摸起來會有一種顆粒的感覺,就像有一層磨砂覆蓋在上面。
如果是摸起來特別光滑的雞蛋,很有可能是已經保存了很久的雞蛋,這種雞蛋建議就不要購買了。
我們也可以手拿雞蛋對著光觀察一下,如果是新鮮的雞蛋,雞蛋內部會呈現半透明微紅的現象,并且蛋黃的輪廓也很清晰。
如果看到雞蛋內部有污點,顏色暗沉又不透明,就很有可能是不新鮮的雞蛋。
最后除了以上幾種方法,我們還可以使用「水泡法」,就是可以將雞蛋放入清水里,如果是新鮮的雞蛋密度比較大,就容易沉到水底。
反之如果是不新鮮的雞蛋,放入水里后很容易浮起來,所以這類雞蛋不建議購買。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4種挑選雞蛋的方法,趕緊轉發給家人看看吧!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給我點贊、收藏!
本文已加入版權自動維權機制,請勿洗稿、抄襲,未經授權轉載,否則后果自負。
圖文 | 大潘
審稿 | 不胖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