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最忌直接冷水下鍋,教你正確做法,雞蛋鮮嫩,殼一碰就掉!
水煮蛋是很多人的「早餐標配」,鮮嫩美味,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而且做法簡單,只需要用水煮一下就行了,10分鐘就搞定了。但大家發現沒有,有時候煮的雞蛋很干,不好剝殼,還會粘下來很多蛋白,非常浪費。
大多數人煮雞蛋時,就是直接把雞蛋放進水里煮了,說是很簡單,其實也有技巧,比如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雞蛋煮多久?等等,都會影響雞蛋的口感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煮雞蛋的正確方法,是我多年來總結的經驗,保證雞蛋鮮嫩不發干,特別好剝殼,蛋殼一碰就掉,如果你還不會煮雞蛋,快跟我一起學學吧。
只要牢記幾個要點,就能輕松煮出好吃的水煮蛋。
【水煮蛋的做法】
準備雞蛋、食鹽、白醋。
1、買一些新鮮的雞蛋,含有豐富的水分,這樣煮出來才足夠鮮嫩。把雞蛋放入清水中,用抹布擦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注意檢查雞蛋表面有沒有裂紋,如果有裂紋的話,一煮就會炸裂。
2、洗干凈的雞蛋放到冷水中浸泡5分鐘,讓雞蛋吸收一些水分,口感更鮮嫩。
鍋里加入適量清水,開大火加熱。煮雞蛋應該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呢?其實都不對。冷水下鍋的話,雞蛋煮的時間比較長,容易把雞蛋煮得太老了;開水下鍋的話,雖然外面的蛋清凝固了,但里面的蛋黃還沒完全凝固,熟得不透徹。
3、正確做法是熱水下鍋,大火加熱一會兒,等到鍋底開始冒出小氣泡時,水溫大概60℃左右,就可以放入雞蛋了,要輕輕放入,可以借助勺子幫忙,以免燙手。熱水下鍋煮的時間短,而且能讓蛋黃、蛋清都凝固。
4、放入雞蛋后,不要直接煮,加入2樣調料,就是食鹽、白醋。白醋含有醋酸,而雞蛋的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醋酸可以分解它,這樣蛋殼就會變軟,煮的時候不容易破裂;食鹽進入雞蛋,能和雞蛋內的谷氨酸結合成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這樣雞蛋的味道更加鮮嫩。
5、放入適量食鹽、白醋后,蓋上蓋子煮一會兒,等到水煮開后轉小火煮6分鐘。雞蛋不要煮太長時間,不然口感就會變老,而且蛋黃會變綠,這樣就影響了鐵的吸收。關火后把雞蛋放在鍋里繼續燜4分鐘,這樣雞蛋就全熟了,而且是剛剛好凝固,口感最鮮嫩。
6、把煮好的雞蛋撈出來,準備一碗涼開水,把蛋殼敲破,放入涼開水中浸泡2分鐘,就可以取出來剝殼了,這樣雞蛋不僅不燙手,而且還很好剝殼,蛋殼一碰就掉,剝出完整光滑的雞蛋。
大家學會煮雞蛋了嗎?只要記住幾個要點就行了,給大家總結了一下。
①新鮮雞蛋用水泡5分鐘;②熱水下鍋煮,大概60℃;③加入食鹽、白醋2樣,雞蛋更鮮嫩;④煮6分鐘、燜4分鐘,雞蛋剛剛好凝固;⑤用涼開水浸泡一下,不燙手、好剝殼。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